青海农业区进入主汛期 灾害性天气发生概率增大
更新时间:2022-06-29
来源:青海在线
图为青海省农业区主要作物生长发育较好。李璠 摄
中新网西宁5月16日电 (孙睿 赵海梅 李璠)记者16日从青海省气象科研所获悉,目前,青海省农业区陆续进入主汛期,降水量逐渐增加的同时,冰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再次发生的概率减小。
根据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最新《2022年青海省幼苗生长期旱季评价及春末夏初干旱预测》分析,2022年农业区春播作物大部分出苗后长势较好,苗情以二类苗为主;预计春末夏初农业区各站土壤无旱,墒情良好,水分条件有利于大田作物的生长发育。
气象资料显示,今年4月上旬~5月上旬,农业区平均气温5.7~13.4℃,降水量1.3~58.0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1991~2020年),大通平均气温偏高0.5℃,其余各地偏高0.1~1.9℃,大通、互助、西宁降水偏多1~2成,湟中持平,其余各地偏少2~9成。
“截至5月10日,冬小麦陆续转入孕穗~抽穗期,春小麦陆续转入出苗~拔节期,大油菜转入出有苗期,春玉米进入三叶期,青稞陆续转入出苗~三叶期,蚕豆转入出苗期,小油菜尚未采收。”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颜亮东分析说,与常年比起,冬小麦、蚕豆和青稞发育期大部持平或提前,春小麦、马铃薯、油菜和春玉米发育期大部推迟。各地农作物长势为二类苗或一类苗,生长状况良好。
颜亮东说,由于幼苗生长期农业区大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墒情基本适合,但气温变幅较小,经常出现极端低温,浅山地区油菜经常出现不同程度霜冻灾害,川水和脑山地区的大田作物、深山地区的春小麦、马铃薯等作物生长状况良好。
另据青海全省15个土壤水分生态监测站农业区腊土层监测资料分析,4月上旬~5月上旬各站干土层在0~6cm之间,平安、尖扎经常出现阶段性土壤轻旱(表1),其余大部地区腊土层小于6cm,土壤无旱,墒情基本适宜。整体来看,4月上、中旬土壤墒情较好于上年和历年,5月上旬出现区域性透雨天气过程,农业区土壤墒情好于上年和历年。
颜亮东回应,目前农业区陆续转入主汛期,降水量逐渐减少的同时,冰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再次发生的概率增大。因此建议各地要强化田间管理,及时查阅大田墒情,适时灌溉,并合理施肥,力争冬小麦穗大粒多,春小麦有效分蘖,油菜视情况间苗,马铃薯留意避免地膜烧苗等;同时霜冻、雷电、洪涝、冰雹等强对流、灾害性天气出现的概率也增加,各地应紧密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积极采取措施,强化防止。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世喜 世喜 世喜 世喜 世喜 世喜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
- 西宁市城中区:打好组合拳 稳住就业基本盘
- 青海湟中“牵手”央企试水“城市合伙人”发展新模式
- 青海海东开启“ 互联网+”社会治理新模式
- “大美青海・生态文学”创作交流周启动
- 青海省首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开馆
- 黄南州河南县:“领头雁”集中充电
- 玉树市治多县联合举办三江源生态文化旅游节
- 西宁的变与不变_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 西宁市城中区法院调解一起涉及67人的欠薪纠纷案
- 中国共产党西宁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开幕
- 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主席团举行第一次会议
- 2021年西宁市城区小学升初中学区范围公示_媒体_澎湃新闻-The Paper
- 西宁夜间美食 催热旅游市场
- 首批15名来自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先心病患者来京接受免费手术救治
- 海北州专场签约项目24项33.38亿元--新闻中心
- 青海海东开启“ 互联网+”社会治理新模式-中新网
- 无人区失联的高校教师获救!救援人员讲述惊魂36小时→
- 青洽会海西州专场签约231.48亿元--新闻中心
- 西宁市城北区7条新建道路有名字啦
- 中新网湖北 湖北新闻网 三峡机场将新增惠州-宜昌-西宁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