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交通法制

警惕!大批新能源企业、项目相继落户德令哈,海西部分不法分子以新能源工程项目为名实施合同诈骗_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更新时间:2023-01-27

来源:青海在线

自党中央发布实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后,全国新能源产业迎来大规模加速发展期,海西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作为青海省新能源产业的“主战场”, 2021年第一批项目已集中开复工,一大批新能源企业、项目相继落户德令哈。

近日,海西公安经侦部门在工作中发现,有部分不法分子以转包新能源施工项目、协助签订新能源施工项目为由,与受害人签订施工合约,收取保证金后深山,造成受害人经济损失。

在此,海西经侦警告广大人民群众在承揽新能源施工项目时,应该注意:

1、承包项目时,一定查验立项备案核准文件、项目名称以及发包单位资质;

2、具体项目名称后,向项目建设地区发改部门核实项目真实性,也可在海西州发改委官方网站查询核准、备案项目;

3、签订合同时,严苛审查对方企业或个人否真实,核实签定项目与签订人间的关联性,做到早于预防、早防止。

为避免此类案件高发蔓延到,特警告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警惕,找到问题及时向警方报警,谨防上当受骗。

原标题:《警觉!大批新能源企业、项目相继落户德令哈,海西部分不法分子以新能源工程项目为名实行合同诈骗》

读者原文

自党中央发布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后,全国新能源产业迎来大规模加速发展期,海西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作为青海省新能源产业的“主战场”, 2021年第一批项目已集中于开停工,一大批新能源企业、项目相继落户德令哈。近日,海西公安经侦部门在工作中找到,有部分不法分子以转包新能源施工项目、帮助签订新能源施工项目为由,与受害人签定施工合同,缴纳保证金后深山,造成受害人经济损失。在此,海西经侦警告广大人民群众在承揽新能源施工项目时,应该留意:1、承包项目时,一定按规定立项备案核准文件、项目名称以及施作单位资质;2、明确项目名称后,向项目建设地区发改部门核实项目真实性,也可在海西州发改委官方网站查找核准、备案项目;3、签订合同时,严苛审查对方企业或个人是否真实,核实签订项目与签订人间的关联性,做到早于预防、早于防范。为防止此类案件高发蔓延,特提醒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警惕,找到问题及时向警方报警,谨防上当受骗。原标题:《警惕!大批新能源企业、项目相继落户德令哈,海西部分不法分子以新能源工程项目名为实行合同诈骗》

上一篇:青海省西宁市全面解除防范区管控 下一篇:海西州专项监督检查组赴茫崖市督导检查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专项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