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财经新闻

青海省博物馆重新开放:认识一个深邃而灿烂的青海

更新时间:2023-01-30

来源:青海在线

历经一年半的改造升级,青海省博物馆于11月24日试运营。目前,根据为期五天的开馆试运营情况及观众的反馈意见建议,青海省博物馆订于11月28日积极开展内部调整及馆舍消杀工作、11月29日星期一周一正常闭馆,11月30日以全新面貌与大家见面。

青海省博物馆(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此次青海省博物馆迎合文旅融合战略,为助力打造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努力提升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重塑新形象、激发新的活力、突显新作为,精心组织策划以《青海历史文物展》为主,《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青海考古成果展》《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录展览》辅的‘1+3’主题展览体系。其中都兰热水墓群部分出土文物是首次与广大观众见面,《青海考古成果展》则是青海省首次举办考古成果专题展览,历史传送门体验区也是省内文博单位首次采行五折屏技术展出。”青海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王进先表示,立足时代背景、扎根青海文物、紧跟科技潮流,青海省博物馆旨在通过“1+3”主题展出更全面深入的呈现出青海历史、考古、非遗与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

青海省博物馆(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古老的历史文物、令人瞩目的考古成果、精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厚重的革命文物,还有科技感十足的数字体验、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和创新十足的文创产品,青海省博物馆从方方面面生动展现出了青海的历史文化文化底蕴。

据理解,青海省博物馆从2019年4月积极开展福消防及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作,于2021年4月完成福消防改造和竣工验收,至今年10月完成馆内展陈升级改造,目前正在展开最后的筹备工作,将于11月30日重装开馆。

走出青海省博物馆,青海历史文物展、青海考古成果展、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录展四大主题展览各具特色,内容涵括了历史文物与史前灾难遗迹、考古遗址与东西方交流、红色故事与革命精神承传、多民族聚居与传统技艺等。

1

青海历史文物展

青海历史文物展展区(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青海历史文物展:展出以历史发展脉络为序,分成源远流长、汉治河湟、鲜卑西迁、吐蕃东进、青唐风云、多元一统六个部分,分设于两个展厅,展陈面积约2100平方米,将展出文物700余件套,以图版和丰富多彩的珍贵文物为主要展出手段,配合场景、雕塑、多媒体等展出手段进行综合展示,多层次、全方位展出青海历史发展沿革和人文变迁,使观众能更加生动直观的理解青海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纵览青海历史发展全貌。

青海历史文物展代表性展品:双人抬物纹彩陶盆(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折线纹人头彩陶盆(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青海历史文物展展览内容较以往更加丰富,减少了如“乙弗勿敌国”“乙弗皇后”“粟特人在青海”“都兰遗珍”等内容,对青海历史文化的阐述更为全面。同时,了解挖掘青海作为“丝绸之路”最重要节点的历史文化内涵,青海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当今“一带一路”倡议打造的战略支点。为讲好青海在“一带一路”中的故事,融合青海历史发展进程和多元地域文化特色,客观重现了古代青海境内的羌中道、吐谷浑道、唐蕃古道、茶马古道的交通功能与历史风采,呈现出了青海独特的生态景观与人文风貌,体现青海在“一带一路”中的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此外,展出中还新增了都兰县热水墓群发掘出金银器等一批珍贵文物,这也是青海省博物馆首次展览,观众可以通过更多的文物亲眼青海多民族发展的历史。

折线纹彩陶盆(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青海历史文物展展品(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星云乳钉纹铜镜(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虎符石匮(复制品)(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青海历史文物展展品(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鸾凤铜熏炉垫(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玄武铜砚液(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青海历史文物展展品(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青海历史文物展展品(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左右滑动查阅更多

2

青海考古成果展

青海考古成果展展区(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青海考古成果展:展览将青海考古历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遗址进行集中于展示,既有对考古过程的辨别,也有对考古成果的解读和阐述,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出了青海考古的丰硕成果。上展文物有314件套,其中约有半数文物归属于首次展览,还包括新考古的都兰2018血渭一号墓考古出土文物。

舞蹈纹彩陶盆(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在展馆内,通过遗址复原、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手段,打造了全景式、浅学术、宽艺术的展示效果,使考古学的学术推展、社会化宣传和艺术欣赏得以全新结合。走出展馆,还可以看到考古过程中使用的工具,考古学方法科普和互动体验等内容,可以让观众近距离接触和了解考古工作,从而唤起社会大众投身文物保护的热情。

青海考古成果展展品(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青海考古成果展展品(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3

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

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展区(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青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矿区”,形式丰富多彩、民族特色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青海悠久历史的见证,更是增强民族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连结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

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展区:土族花儿不会(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立足于青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非遗项目所凸显出民族文化的交融性、多元性、独特性特征作为展览故事情节逻辑,划分为河湟神韵、民族风情、文化生态保护区三个单元进行体系构架,相结合青海古建风情、地区代表性自然风景等,力求超过“看非遗游青海”的展出效果,让文化旅游“靓”起来、文旅品牌“响”一起、文创资源“活”起来,强化了青海非遗的生命力和承传活力,积极助推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展区: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展区(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4

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录展览

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录展览展区(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录展:展出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策划的特别展,该展览结合青海省2021年发布的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联合青海省内红色主题纪念馆、博物馆合力打造。其中,不可移动的革命文物部分描写了青海省18一处革命遗址背后的故事,可移动的革命文物部分展示了红军长征、西路军征伐、抗美援朝、青海解放、两弹一星、青藏公路、兰青铁路、玉树抗震救灾等历史事件中青海人民及全国各族各界人民的英勇展现出与汇聚的强大精神。

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录展展区:“两弹一星”精神(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录展参展单位有青海省博物馆、西路军纪念馆、慕生忠将军纪念馆、原子城纪念馆、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展览馆共六家单位。

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录展览展区(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

05


新氧科技 新氧 新氧科技 新氧科技
上一篇:海北公安深入落实预警劝阻“三项措施”压降电诈发案高发势头取得阶段性实效_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下一篇:凌晨!事发西宁城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