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西宁的脊梁
更新时间:2022-12-08
来源:青海在线
忽然经常出现的追加病例对我市疫情防控又是一次大考,一场全市疫情防控防御战迅速打响。医护人员、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居民……所有人众志成城,以时间、速度、担任筑起了一道道疫情防控墙。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役中,那些身处一线的疫情防控人员,一刻也没放开;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后勤保障人员,一刻也没有懈怠,他们是西宁的脊梁。今天,让我们通过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走进这些守护我们城市、坚守岗位的人们,感觉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中无数人汇集的温暖和责任,感受西宁人迸发出的意境力量。
暖心!隔离酒店的“战疫故事”
专访人物:胡娟、白璐
时间:10月29日16时
地点:火车站附近隔离酒店
“谢谢小姐姐,辛苦啦!饭很好吃!”“放开心情,加强锻炼,有需要及时去找我哟!”10月29日,记者在城东区火车站附近的一处隔绝酒店里,看见工作人员与隔绝者通过微信对话,向隔绝者传送着爱和温馨。
当天16时左右,记者在隔离点一楼看到,志愿者胡娟和3名小伙伴正在清洁区穿戴防护服,她们要对一些房间展开消杀和卫生清扫,为下一批隔离人员做打算。穿著不透气的防护服、戴着口罩及防水镜,她们要对房间进行几个小时的洗手。这份看似非常简单的工作,却必须她们精细细致再精细,几个小时的工作再再加不透气的防护服,她们个个汗流浃背。摘得防水口罩时满脸的勒痕,让人难过。“大多隔离人员刚来隔离点时,都有一些不适应,我特别解读他们。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我们工作人员便不会进行心理干预,让隔绝人员放松下来,配合隔绝。”城东区卫生计生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队长白璐说。
堵塞隔离,但不会堵塞爱人和关怀。据介绍,涉及工作人员每天除了对隔离人员进行日常体温和新冠症状监测、核酸取样、洗手消毒外,还与隔绝人员创建了微信群,隔离人员有什么需求,可以随时在群里发言,涉及工作人员不会及时恢复。此外,相关工作人员还为隔绝人员提供心理疏导、普及防疫知识及安全指导。
“公安蓝”闪耀在抗疫一线
人物:谢泓韬
时间:10月28日19时24分
地点:西宁市城西区文汇路段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临脑溢血疫情,西宁市公安局严苛按照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的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一大批“公安蓝”顺行征讨。谢泓韬就是这顺行队伍中的一员。
记者看到谢泓韬的时候,天已经黑了,空气中恣意透着冰凉,但依然今晚他来回奔波的脚步。他和同事正在城西区文汇路段维持交通秩序。谢泓韬告诉记者,他所在的铁骑中队共计13人,他们轮流换岗,两人一组,从早到晚不间断地保持着海湖新区多个核酸取样点附近的交通秩序。和记者匆匆闲谈了几句后,谢泓韬又转身返回了车流中,灯光打在他的身上,照耀一抹闪亮的“公安蓝”。
记者了解到,疫情发生后,西宁交警各执勤大队正式成立工作专班,打破警种划分,不分岗位职能,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在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稳定、有序的同时,充分发挥公安交管职能。车站在一线、临危不乱,肩负起“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的疫情自卫联控重任。
总有这样一群人,哪怕前进的路上布满荆棘,他们始终奋勇争先,执着坚守,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防御战。
这个“守门员”,一定要当好
人物:李洪安
时间:10月28日15时28分
地点:海晏路43号明都大厦核酸检测点
“外防输出、内防扩散,社区是第一道关口,必须慢,必须与疫情长跑。”医财巷西社区党委书记李洪安,正在用嘶哑的声音给工作人员交代着每一个需要留意的防疫检测环节。虽然声音嘶哑、眼圈通红,但他的眼神却十分忠诚。10月28日3时,冷风带来丝丝寒意,李洪安率领着他的“兵”,来到各自分配的区域,开始选址设置核酸检测点、搭建防疫帐篷、准备检测医疗用品,一切准备就绪后已经是清晨。大家开始对辖区29个小区楼院、4886户、12606人走访、注册。“疫情是场考试成绩,轻在社区,无以在社区,我负责的是万千百姓,面对疫情,时间紧,刻不容缓!任务重,必须分秒必争!”李洪安说道。“李书记的妻子正在住院,他都没有时间去医院看上妻子一眼。别看他不说道,我们知道他心里急着呢。”社区工作人员悄悄地对记者说道。
社区工作者每天面临有所不同的人,做着同样的事,他们不厌其烦地当着各个小区的“守门员”。他们用辛劳和坚守、奉献给和汗水织就了抵挡疫情的森严防线。他们只有一个信念:“疫情不退,我们不弃!”
为疫情防控出力 爱心市民积极献血
采访人物:杜先生、康燕霞
时间:10月30日、10月31日
地点:大十字爱心献血屋
这几天,很多符合献血拒绝的爱心市民通过电话联系后,做好个人防水,到就近捐血点献血,为疫情防控工作出有一份力。10月31日下午,记者在南大街爱心捐血屋看见,省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赵玉玲、杨延敏、邹蓉三人正在为前来献血的爱心市民进行体温监测、询问献血前的相关事项、初筛合格后开展了采血工作。她们从10月29日早晨到10月31日下午,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一丝不苟地开展采血工作。来献血的市民多为30岁至50岁的人,他们有的经常来献血,也有初次来献血的。据报,仅10月30日,就有上百名爱心市民在各个捐血点献血。
10月30日,58岁的市民杜先生献血400毫升。他是每半年就捐血一次,十来年他已经坚决献血24次了。“这几天,献血的人减少了,但医院需要血的人多,我做到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应当的!”杜先生说道。10月31日下午,第一次来这里献血的省城一家医院的“00后”实习医生康燕霞献血300毫升,她对记者说:“现在正是需要我们出力的时候。”
我爱人我的城,我要守好防疫线
采访人物:何育贵
时间:10月31日
地点:城西区杨家寨新村村口
“请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在杨家寨新村小区门口,一位戴着口罩、白发苍苍的老人引起记者的注意,他正在对过往车辆仔细告知,按规定“双码”后才安心地让车辆通行,这位老人乃是杨家寨村小有名气的“乡贤”何育贵。
78岁的何育贵老人是一位退休干部,在不利的疫情防控形势面前,他看见村里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不分昼夜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便主动自荐,申请参予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为抗击疫情出有一份力。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他登记信息、测量体温、派发居民通行证、张贴倡议书、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在核酸检测点上引导居民预登记、维持队伍秩序、协助医务人员已完成核酸检测……斗志昂扬的他坚定地说道:“这场疫情是对全市人民的一场考试成绩。作为党员,我义不容辞!我年纪虽大,但我身体很好,我一定力所能及地为社区守好防疫线!”在他铿锵有力的言语中,记者感受到了他的决意和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来源:西宁晚报
监制:高照华
原标题:《他们是西宁的脊梁》
昆仑天润 昆仑之星 昆仑润滑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
- 青海省海西州:“阳光钱”重塑“空壳村”
- 海西州西部矿区人民法院 与市司法局召开社区矫正联动会议_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 警惕!大批新能源企业、项目相继落户德令哈,海西部分不法分子以新能源工程项目为名实施合同诈骗_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 西宁市人大常委会任免名单
- 喜讯!西宁全面解除防范区管控_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 西北“最膨胀”的省会,人口经济不如县级市,物价却堪比二线城市
- 青海省西宁市全面解除防范区管控
- 即日起,西宁全面解除防范区管控
- 西宁市人大常委会任免名单
- 西宁市人大常委会任免名单_媒体_澎湃新闻-The Paper
- 青海省政府最新免职通知_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 青海一网络主播被处罚!_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 【今日西宁4件事】青海两司机交通肇事竟还敢这样操作?…&青海省政府最新免职通知
- 青海警方再查处两名网络主播!_媒体_澎湃新闻-The Paper
- 青海,你可以去100次
- 特高壓時代下的青海“優勢”
- 青海16个乡村入选国家级名单,有你家乡吗?
- 生态育美丽 “三生”赢幸福
- 青海省玉树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宝元接受审查调查
- 果洛州政府召开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推进会